問:三元節分別指的是什么?
答:三元節分別指: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
問:三元節是哪一天農歷?
答: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三元節的由來
三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管赦罪,水官下元解厄。而“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歷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因而這三天就分別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
上元節
農歷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上元佳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
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正月十五又被稱為元宵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它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中元節
中元節,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十五,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于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農歷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
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下元節
下元節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歷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
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
在這一天,人們祭祀祖先、迎接水官大帝,以求得困厄的舒解與人生的安詳。下元節與上元節和中元節一起,構成了先民對人生感受、祈福、贖罪、解困等完整的生命體驗。
節日的范式不過是這種生命哲學的文化表達而已,下元節有一個很寶貴的東西,基于這樣一個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對生命歷程中持久的困境與苦厄的消除、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