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度國慶70周年的內容和意義 2019國慶70周年有什么活動
歡度國慶70周年的意義
1.國家象征
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征,是伴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并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2.功能體現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
3.基本特征
顯示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征。
歡度國慶70周年應有的活動:國慶節閱兵儀式
每逢五、十周年會有不同規模的慶典和閱兵,歷史上影響較大且最具代表意義的是開國大典、建國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60周年的六次大閱兵。
從1949年開國大典至今,共舉行了十四次國慶閱兵。
1949年至1959年十年,共舉行了11次國慶閱兵。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實行“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的方針,改革國慶典禮制度,實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
1964年國防部頒布的軍隊列條令中,第一次列出閱兵條款。隨后,由于“文化大革命”及其他原因,連續24年沒有舉行國慶閱兵。
1984年,根據鄧小平的提議,中共中央決定恢復閱兵,并于1984年國慶35周年時舉行大型的國慶閱兵式。
1999年,中共中央決定舉行建國50周年閱兵,于199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大型的閱兵式。
2009年國慶節舉行建國60周年大閱兵。
2019年國慶節即將舉辦建國70周年大閱兵。
最新國慶70周年標志所代表的寓意
活動標識以數字“70”和代表國家形象的國徽五星及天安門作為設計核心元素,緊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典活動主題。活動標識中,“70”設計成翻開歷史新的一頁的視覺效果,突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嶄新形象,寓意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奮力譜寫新篇章。“7”的造型又像節日的彩帶,其飄動的效果與醒目的金色立體國徽五星及天安門所在的圓形構成了一動一靜的互動關系,既體現了歷史的厚重感,又蘊含了重大節日的歡慶氣氛。
國慶70周年開展13項主題活動
一是學習體驗活動。
精心設計推出學習體驗線路,引導干部群眾就近就便開展實地考察、國情調研,觀城鄉新貌、看身邊變化。
二是主題宣講活動。
廣泛組織開展百姓宣講活動,以真人真事和真情實感,講好履職敬業、追夢筑夢、奮斗圓夢的故事。舉辦系列論壇,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相關領域發生的巨大變化、取得的偉大成就進行主題宣講。
三是共和國故事匯活動。
動員老戰士、老同志、老專家、老教師、老勞模等講述親身經歷,開展讀主題圖書、看主題影視劇活動,組織社區詩歌會和“時代新人說——我和祖國共成長”演講比賽,謳歌英雄事跡,弘揚革命精神。
四是緬懷革命先烈活動。
集中開展祭掃烈士墓、敬獻花籃、宣讀祭文、瞻仰遺物和繼承先烈遺志宣誓活動,組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少先隊員重溫入黨入團入隊誓詞。組織青少年暑期參加紅色主題夏令營、體驗營等,體驗革命情懷,傳承紅色基因。
五是先進模范學習宣傳活動。
評選表彰“新中國最美奮斗者”,組織干部群眾深入走訪慰問。
六是同升國旗、同唱國歌活動。
從現在到今年年底,每天早上7時,各級廣播電臺、電視臺在主頻率、主頻道整點播放國歌。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大型企事業單位、全國城鄉社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國慶前后要舉行隆重的升國旗儀式,在國慶長假期間要懸掛國旗。鼓勵居民家庭懸掛國旗。各級各類學校要教育學生了解國旗、國徽和國歌的歷史和精神內涵。
七是主題作品征集展示活動。
圍繞“我和祖國共成長”,征集評選展示一批主題鮮明、體裁多樣的優秀作品,傳播主流價值理念。
八是“開學第一課”教育活動。
聚焦“我和祖國共成長”,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舉辦面向青少年學生的多媒體作品征集展示活動。
九是節日主題活動。
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突出愛國主題,就近就便開展小型多樣的節日文化活動,傳承優秀節日文化、傳統美德。
十是國防教育活動。
以“贊頌輝煌成就、軍民同心筑夢”為主題,深入基層組織開展宣講活動。組織開展國防主題文藝展演、競技比賽、軍事研學、軍營開放、國防教育進校園等活動,增強全民國防觀念。
十一是網上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圍繞“我和我的祖國”主題,主動設置議題,精心設計開發網民喜聞樂見的網絡文化產品,開展網上緬懷先烈活動、網上知識競賽等,吸引網民參與。
十二是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
組織開展廣場舞展演、合唱節、音樂節等活動,在各地社區舉辦鄰居節,開展愛心陪伴、鄰里圓桌會、鄰里結對幫扶等活動,廣泛開展國慶游園活動,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
十三是精心打造社會公共環境。
實施公益宣傳平臺傳播工程,開展公益廣告宣傳。充分利用街頭陣地,張貼懸掛展示標語口號、宣傳掛圖,打造街頭正能量。